形態(tài)特征
白蠟屬灌木或小喬木,高可達5m;樹皮灰褐色或灰色。小枝、花序軸、花梗、苞片、花萼、幼葉兩面以及葉柄均無毛而密被腺毛。
白蠟小枝較粗,疏生皮孔。
白蠟葉片革質或厚紙質,卵圓形至腎形,寬常大于長,長2~14cm,寬2~15cm,先端短凸尖至長漸尖或銳尖,基部心形、截形至近圓形,或寬楔形,上面深綠色,下面淡綠色;萌枝上葉片常呈長卵形,先端漸尖,基部截形至寬楔形;葉柄長1~3cm。
白蠟圓錐花序直立,由側芽抽生,近球形或長圓形,長4~16(20),寬3~7(10)cm;花梗長0.5~3mm;花萼長約3mm,萼齒漸尖、銳尖或鈍;花冠紫色,長1.1~2cm,花冠管圓柱形,長0.8~1.7cm,裂片呈直角開展,卵圓形、橢圓形至倒卵圓形,長3~6mm,寬,先端內彎略呈兜狀或不內彎;花藥黃色,位于距花冠管喉部處。
果倒卵狀橢圓形、卵形至長橢圓形,長1~1.5(2)cm,寬,先端長漸尖,光滑(圖9-35,見彩圖)。
2.生長習性
白蠟喜光,稍耐陰,陰處或半陰處生長衰弱,開花稀少。喜溫暖、濕潤,有一定的耐寒性和較強的耐旱力。對土壤的要求不嚴,耐瘠薄,喜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,忌在低洼地種植,積水會引起病害,直至全株死亡。
分布
白蠟以秦嶺為中心,北到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、河北、山東、陜西、甘肅、四川,南到云南和西藏。廣泛栽培于世界各溫帶地區(qū)。
栽培技術
。1)
白蠟繁殖方法 可采用播種、扦插、
白蠟嫁接、分株、壓條繁殖。播種苗不易保持原有性狀,但常有新的花色出現(xiàn);種子須經(jīng)層積,翌春播種。夏季用嫩枝扦插,成活率很高。
白蠟嫁接為主要繁殖方法,華北以小葉女貞作砧木,靠接、枝接、芽接均可;華東偏南地區(qū),實生苗生長不良,高接于女貞上使其適應。
、俨シN?捎诖、秋兩季在室內盆播或露地畦播。北方以春播為佳,于3月下旬進行冷室盆播,溫度維持在10~22℃,14~25天即可出苗,出苗率40%~90%,若露地春播,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進行。播種前需將種子在0~7℃的條件下沙藏1~2個月,播后半個月即出苗。未經(jīng)低溫沙藏的種子需2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出苗?砷_溝條播,溝深3cm左右,株行距5cm×10cm。無論室內盆播還是露地條播,當出苗后長出4~5對葉片時,即要進行分盆移栽或間苗。分盆移栽為每盆1株。露地可間苗或移栽1~2次,株行距為15cm×30cm。
、谇げ?捎诨ê1個月,選當年生半木質化健壯枝條作插穗,插穗長15cm左右,用50~100mg/L吲哚丁酸水溶液處理15~18h,插后用塑料薄膜覆蓋,1個月后即可生根,生根率達80%~90%。扦插也可在秋、冬季取木質化枝條作插穗,一般于露地埋藏,翌春扦插。
白蠟嫁接時可用芽接或枝接,砧木多用歐洲丁香或小葉女貞。華北地區(qū)芽接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進行。接穗選擇當年生健壯枝上的飽滿休眠芽,以不帶木質部的盾狀芽接法接到離地面5~10cm高的砧木干上。也可秋、冬季采條,經(jīng)露地埋藏于翌春枝接,接穗當年可長至50~80cm,第二年萌動前需將枝干離地面30~40cm處短截,促其萌發(fā)側枝。
推薦新聞: